第四百二十七章 冬去春来-《国潮1980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庄馆甚至有八家字号里都带“春”字的酒楼,凑在一起被称为“八大春”。

    要问京城人为什么这么喜欢“春”字?

    不为别的,主要就是因为冬去春来,万物萌发生长繁茂。

    京城人才会用“春”字来蕴喻事物的兴盛。

    要不怎么一翻过年来,扇儿胡同2号院的边家、罗家就都忙着、催着,给自家的小儿子找对象呢。

    毕竟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,就连小猫小狗都愿意往一块凑乎。

    这也就意味着,年轻男女的荷尔蒙会外旺盛,这时候相亲,搞对象的成功概率最高。

    不过可惜的是,老辈儿人即便精明如斯,却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忽视了一点,时代已经变了。

    如今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了。

    婚姻的核心也不再是“嫁汉嫁汉穿衣吃饭,娶妻娶妻烧饭洗衣”这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“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”这句话,所指向的条件,早就开始变得苛刻起来了。

    结一门亲,哪儿有过去那么容易啊?

    任何条件一错位,那就是“不成”二字。

    就拿罗广亮来说吧。

    必须承认,他的嫂子,从公婆哪儿领了圣旨的苗玉娟对他的事儿是极其负责的。

    春节过后十天,就领了个相当不错的同厂姑娘回家。

    这姑娘是要模样有模样,要条儿有条儿,也喜欢穿衣打扮。

    无论从外貌看,还是年龄出发,其实和罗广亮很相配。

    但问题恰恰就在于罗广亮进去过的事儿上了。

    人家姑娘本来对罗广亮的容貌和收入都满意,但知道罗广亮进去过,就比较有顾虑了。

    所以苗玉娟之所以能把人家拉来,是有所妥协和迁就的。

    她答应人家姑娘,可以先以买衣服事儿为引子,让他们俩见上一面再说。

    如果姑娘有了感觉再谈其他,否则就免了尴尬,不用挑明了。

    这事呢,其实一开始还挺顺利的,确实和苗玉娟预想的差不多。

    当苗玉娟把婆婆拉倒厨房忙和,给俩人创造出独处的条件。

    罗广亮在姑娘面前表现得还挺自然的。

    是既厚道,又仗义。

    对姑娘介绍服装时很有耐心,价格也要的不贵,纯粹友情价。

    再加上罗广亮生怕人误会,目不斜视,只老老实实的说自己该说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