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飞狐外传(93)-《金庸作品集(简体新版)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生世多畏惧,命危于晨露。

    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。

    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

    念偈时泪如雨下,念毕,悄然上马,缓步西去。胡斐牵过骆冰所赠的白马,快步追将上去,说道:“你骑了这马去吧。你身上有伤,还是……还是……”圆性摇摇头,纵马便行。

    胡斐望着她背影,那八句佛偈,在耳际心头不住盘旋。

    他身旁那匹白马望着圆性渐行渐远,不由得纵声悲嘶,不明白旧主人为什么竟不转过头来。

    胡斐见她背影渐小,即将隐没,突然之间,耳畔似乎又响起了王铁匠的情歌:

    你不见她面时,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!

    “袁姑娘,二妹,连同我三个儿,我们又没做坏事,为什么都这样苦恼?难道都是天生命苦吗?”

    回头望望父亲坟上程灵素骨灰的埋葬之处,一阵凉风吹来,吹得坟边青草尽皆伏倒。“再过几天,这些青草都变黄了,最后也都死了。它们倒可在这里长伴二妹,我却不能。二妹今年只十八岁。明年我再来看她,她仍是十八岁,我却一年年大了、老了,到最后还不是同这些青草一般?‘无忧亦无怖’有什么好?恩爱会也罢,不是恩爱会也罢,总都是‘无常难得久’!”

    本章后记

    《飞狐外传》写于一九六〇、六一年间,原在我所创办的《武侠与历史》小说杂志连载,每期刊载八千字。在报上连载的小说,每段约一千字至一千四百字。《飞狐外传》则是每八千字成一个段落,所以写作的方式略有不同。我每十天写一段,一个通宵写完,一般是半夜十二点钟开始,到第二天早晨七八点钟工作结束。一部长篇小说,每八千字成一段落的节奏是绝对不好的。这是我写作生涯中唯一的一次。这次所作修改,主要是将节奏调整得流畅些,消去其中不必要的段落痕迹。

    《飞狐外传》是《雪山飞狐》的“前传”,叙述胡斐过去的事迹。然而这是两部小说,互相有联系,却并不全然的统一。在《飞狐外传》中,胡斐不止一次和苗人凤相会,胡斐有过别的意中人。这些情节,没有在修改《雪山飞狐》时强求协调。

    这部小说的文字风格,比较远离中国旧小说的传统,现在并没改回来,但有两种情形是改了的:第一,对话中删除了含有过份现代气息的字眼和观念,人物的内心语言也是如此。第二,改写了太新文艺腔的、类似外国语文法的句子。

    《雪山飞狐》的真正主角,其实是胡一刀。胡斐的性格在《雪山飞狐》中十分单薄,到了本书中才渐渐成形。我企图在本书中写一个急人之难、行侠仗义的侠士。武侠小说中真正写侠士的其实并不很多,大多数主角的所作所为,主要是武而不是侠。

    孟子说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武侠人物对富贵贫贱并不放在心上,更加不屈于威武,这大丈夫的三条标准,他们都不难做到。在本书之中,我想给胡斐增加一些要求,要他“不为美色所动,不为哀恳所动,不为面子所动。”英雄难过美人关,像袁紫衣那样美貌的姑娘,又为胡斐所倾心,正在两情相洽之际而软语央求,不答允她是很难的。英雄好汉总是吃软不吃硬,凤天南赠送金银华屋,胡斐自不重视,但这般诚心诚意的服输求情,要再不饶他就更难了。江湖上最讲究面子和义气,周铁鹪等人这样给足了胡斐面子,低声下气的求他揭开了对凤天南的过节,胡斐仍是不允。不给人面子恐怕是英雄好汉最难做到的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