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8章 鹿鼎记(178)-《金庸作品集(简体新版)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其时天气和暖,韦小宝跨下骏马,于两队哥萨克骑兵拥卫之下,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向东疾驰,和风拂面,蹄声盈耳,左顾俏丫头双儿雪肤樱唇,右盼罗刹国使臣碧眼黄须,貂皮财物,满载相随,当真意气风发之至,心想:“这次死里逃生,不但保了小命,还帮罗刹公主立了一场大功,全靠老子平日听的书多,看的戏多。”

    中国立国数千年,枭雄争夺帝皇权位、造反斫杀,经验之丰,举世无与伦比。韦小宝所知者只民间流传的一些皮毛,却已足以扬威异域,居然助人谋朝篡位,安邦定国。其实此事说来亦不希奇,满清开国将帅粗鄙无学,行军打仗的种种谋略,主要从一部《三国演义》小说中得来。当年清太宗使反间计,骗得崇祯皇帝自毁长城,杀了大将袁崇焕,就是抄袭《三国演义》中周瑜使计、令曹操斩了自己水军都督的故事。实则周瑜骗得曹操杀水军都督,历史上并无其事,乃出于小说家杜撰,不料小说家言,后来竟尔成为史实,关涉到中国数百年气运,世事之奇,更胜于小说了。满人入关后开疆拓土,使中国版图几为明朝之三倍,远胜于汉唐全盛之时,余荫直至今日,小说、戏剧、说书之功,亦殊不可没。

    (按:俄罗斯火枪手作乱,伊凡、彼得大小沙皇并立,苏菲亚为摄政女王等事,确为史实。但韦小宝其人参与此事,则俄人以此事不雅,有辱国体,史书中并无记载。中国史官以未曾目睹,且蛮方异域之怪事,耳食传闻,不宜录之于中华正史,若非小说《鹿鼎记》补记,此事当致湮没。)

    第三十七回

    辕门谁上平蛮策    朝议先颁谕蜀文

    韦小宝带同罗刹国使臣,不一日来到北京。康亲王、索额图等王公大臣见他归来,无不又惊又喜。那日他率领水师出海,从此不知所踪,朝廷数次派人去查,都说大海茫茫,不见踪迹,竟无一艘兵船、一名士兵回来。康熙只道他这一队人在大洋中遭遇飓风,已然全军覆没,每当念及,常自郁郁。消息报进宫中,康熙立时传见。

    韦小宝见康熙满脸笑容,叩拜之后,略述别来经过。康熙这次派他出海,主旨是剿灭神龙教、擒拿假太后,现下听说神龙岛已经攻破,假太后虽未擒到,却和罗刹国结成了朋友。康熙自从盘问了蒙古派赴昆明的使臣罕帖摩后,得悉吴三桂勾结罗刹国、蒙古、西藏三处强援,深以为忧,至于尚耿二藩及台湾郑氏反较次要。他见韦小宝无恙归来,已然欢喜得紧,得悉有罗刹国使臣到来修好,更加心中大悦,忙细问详情。

    韦小宝从头至尾的说了,说到如何教唆苏菲亚怂恿火枪营作乱、如何教她立两个小沙皇而自为摄政王时,康熙哈哈大笑,说道:“他妈的,你学了我大清的乖,却去教会了罗刹女鬼。”

    次日康熙上朝,传见罗刹使臣。朝中懂得罗刹话的,只韦小宝一人。其实罗刹话十分难学,他在短短时日之中,所学会的殊属有限,罗刹使臣的一番颂词,十句中倒有九句半不明白,他欺众人不懂,当即编造一番,竟将当日陆高轩所作的碑文背了出来,什么“千载之下,爰有大清”,什么“威灵下济,丕赫威能”说了几句。他一面说,一面偷瞧康熙脸色,但见他笑咪咪的,料知这篇碑文倒也用得上,便朗声念道:“降妖伏魔,如日之升。羽翼辅佐,吐故纳新。万瑞百祥,罔不丰登。仙福永享,普世崇敬。寿与天齐,文武仁圣。须臾,天现……”一背到“天现”两字,当即住口,心想再背下去可要露出狐狸尾巴来了,说道:“罗刹国两位沙皇,摄政女王,敬问中国大皇帝万岁爷圣躬安康。”

    这些句子,本是陆高轩作来颂扬洪教主的,此时韦小宝念将出来,虽然微感不伦不类,但“万瑞百祥,罔不丰登”、“普世崇敬”、“文武仁圣”等语,却也是善祷善颂。众大臣听得都不住点头。

    康熙知韦小宝肚中全无货色,这些文辞古雅的句子,决不能随口译出,必是预先请了枪手做好,然后在殿上背诵出来,却万万想不到竟是称颂邪教教主的文辞,给他移花接木、顺手牵羊的用上了。

    那罗刹使臣随即献上礼物。罗刹国比辽东气候更冷,所产玄狐水貂之属,毛皮比之辽东的更为华美丰厚。满洲大臣大都出于辽东,都是识货之人,一见之下,无不称赏。康熙当即吩咐韦小宝妥为接待使臣,回赐中华礼品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