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如此,我便告退了。” 等到卫叔玉的身影彻底消失,朱九渊才关上书房门。 “太保,宋大人。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,都寄托在第一计上面。 李青不死,我寝食难安。太保也无法为家中嫡系复仇,曹家在刑部的根基,也算是白白丢了。宋大人也平白丢了一个邺州太守。” 曹睦和宋珏点头。 虽然他们不像朱九渊一样,对李青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。 可若是能杀了李青,两人也是很乐意见到的。 “你第二计是什么?”宋珏问道。 “捧杀!”朱九渊轻轻的吐出了两个字。 “捧杀?”曹睦闻言,第一个不认同,“虽然老夫与李青有深仇大恨,但经过仔细调查,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一位君子,行的也是圣贤之道。 若将他捧上神坛,怕是难以拉下来。届时我等世家官员,将只能任由他高高在上的指指点点。 不妥。” 若是沽名钓誉之人,捧杀自然是对付他的极佳手段,也能达到杀人于无形当中的效果。 可若碰到真正以圣贤道德标榜自身的君子,那就不是捧杀,而是送他名声威望,送他登上神坛。 朱九渊道:“太保莫急,且听我详细道来。 我且问二位大人,陛下已年过七十。说句大不敬的话,没有几年寿命了。 若我等将李青捧上神坛,或许陛下会介意也或许不会介意。 但下一任皇帝呢? 无论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继位,都绝对不允许一位堪比圣贤的臣子存在! 而这,是建立在李青具有极高道德标准的前提下。 倘若李青并没有圣贤道德标准,那更加容易。 只需将他捧上去后,再污他的名,让他身败名裂,受万人唾弃。 届时杀他与不杀,还不是在我等一念之间。” 曹睦和宋珏二人,细细思量着朱九渊这番话。 捧杀的确是一个最佳的手段,也不会露出自身的把柄,杀李青于无形当中。 但这时间太长了。 虽然天符帝年过七十,谁也说不准还能活几年。 万一再撑个十年,那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。 少许之后,宋珏问道:“朱大人,你第三计,应当是配合第二计联合使用吧?” 朱九渊微微一笑,道:容我卖个关子。敢问宋大人,可知御史的职责是什么?” “御史的职责?”宋珏皱眉,朝中重臣,哪个不知御史权利滔天,哪个不想安插自己人进御史台。 朱九渊这是明知故问。 既然明知故问,那肯定话里有话。 宋珏道:“风闻奏事,监察百官,皇权特许,先斩后奏。遇特殊案件重大案件,需刑部、大理寺和御史台三司会审。遇冤假错案,御史台可升堂重审。” 宋珏刚说完,朱九渊便接过了话,看向曹睦。 “所以御史台天然与百官对立,唯有依靠皇权。李青背后的靠山,只有陛下。倘若让他和陛下对立起来,杀他岂不是易如反掌?” 曹睦望着朱九渊看过来的眼神,心中瞬间明白他的第二计是什么。 沉声道:“你想让我曹家做局,引李青和陛下对立。” 朱九渊道:“不错!曹家执掌刑部多年,应该很了解其中有多少冤假错案,有多少涉及到皇室的案子最后不了了之。 以李青的性格,若是知道这些案子,会不会重审? 如若重审,该如何审? 若打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旗号来惩罚皇室宗亲、甚至是惩罚劣迹斑斑却受陛下宠爱的八皇子,是否将和陛下站在对立面。 李青若放任不处置,那便是沽名钓誉、畏惧强权。配合上第二计的捧杀,李青将彻底身败名裂。此前种种,一切皆休。” 无解。 朱九渊这第二计和第三计搭配进行,简直就是无解。 步步为局,环环相扣,所有的路都被堵死。 任凭李青如何应对,都没有好下场。 更何况,李青从第一计活下来的希望都很渺茫。 书房寂静了小半会儿。 最后太保曹睦开口道:“如此便依照九渊这三计进行。明日开始,便对李青进行捧杀,同时着手让他和陛下对立起来。” 现在整个盛京都在传李青刚正不阿、一身正气。 他们只需要再加一把火,将李青推向更高的神坛。 同时让李青和天符帝对立。 而做到这点很简单,曹家曾执掌刑部,曹睦太清楚八皇子都犯了什么罪,那些罪若是深究,八皇子纵然有十条命也得死。 曹睦、朱九渊、宋珏三人,在书房商议到深夜,直到确定各自所负责要做的事情,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没有置身事外。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