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罪名若是坐实了,即便他是天符帝的亲信也得灰溜溜地滚出御史台。 尤其是看到天符帝那审问的目光,他更加怕了,连忙说道: “陛下,李青信口雌黄,臣只是风闻奏事罢了,并无攻讦同僚打压异己之心。” “陛下,臣以为这并非风闻奏事。黄大人昨日分明就在现场,怎会不知那几个黔首于李大人有养育之恩。”礼部侍郎李璨说道。 承州李家已经决定今后在朝堂上全力支持李青,希望能够靠着李青壮大家族。 李璨作为承州李家在朝堂上最大的官员,岂能不跟着附议李青? “黄大人此举,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。想来是前几日被李大人参了一本,心生报复!” 尚书左仆射出列说道。 一个个世家官员,本就对黄钦学和胡亦铭进入御史台担任御史中丞而心生不满。 现在出现一个这么好的机会,哪能不尽全力将黄钦学拉下台来? 甚至到了最后,丞相司马胗都站出来了。 “陛下,御史左中丞今日参侍御史一事,于理不通。老臣亦怀疑其中有攻讦同僚、打压异己之嫌疑。” 眼看丞相司马胗都站出来攻击自己了,御史左中丞黄钦学的脸色无比难看。 他隐约感觉,自己这个暂代的御史左中丞位置怕是要保不住了。 听着下面的臣子你一句我一句,天符帝眸光不断闪烁,他在权衡利弊。 黄钦学虽是他心腹,但早在几日前被李青参了一本之后,早已名声尽失。 今天之事,更是被李青和群臣们抓住了机会进行攻讦。 如今,黄钦学已经和李青结下了大仇。 二人必定水火不相容。 天符帝权衡许久,最终决定放弃黄钦学。 与李青相比,黄钦学的重要性就要小了许多。 但御史左中丞这个位置,又不能让世家官员们插足进来。 天符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,道:“革去黄钦学代领御史左中丞一职,着令东厂彻查。若查出确有攻讦同僚、打压异己之心,重重处罚!” “陛下!” 黄钦学彻底慌了。 他可是天符帝的心腹啊,怎么陛下却处处向着李青! 若是在给他一次机会,他今天打死都不会参李青,即便要参也不能自已去当这个出头鸟,用该让御史右中丞胡亦铭上才是啊。 一旁的胡亦铭满脸地后怕,谁知道就这样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,竟被扣上了攻击同僚打压异己的罪名。 还好,还好自己稳了一手,把第一次参人露脸的机会给了黄钦学。 否则现在被东厂抓去彻查的,就是自己了。 “带走!” 天符帝一声令下,便有侍卫进来,将黄钦学拖出承天殿。 “启禀陛下,御史台御史大夫悬置已久,御史左中丞不可或缺。臣以为,冀州通判沈超刚正不阿,不畏强权,敢于谏言,可为御史左中丞。” “陛下,臣以为南豫府尹赵德全忠厚直言,可为御史左中丞。” “陛下,臣以为青州王世臻……” 御史左中丞的位置刚有空缺,朝中官员们就展开了激烈的举荐。 御史台的高层啊,哪个世家,哪个派系不想让自己人担任。 这么好的机会,错过了就真没有下次了。 “肃静!” 众臣互相争执,承天殿一片喧哗之时,殿中太监站出来大声喊道。 待承天殿安静下来,天符帝道:“李青听令!” 一直坐在自己席位上,无法插足朝中大佬们举荐人才的李青闻言,出列道:“臣在。” “李青担任御史台侍御史以来,虽时日尚短,却刚正不阿、一身正气。” “临平府升堂重审李桧案,还临平府一个朗朗乾坤。” “参奏曹戡,使朝廷拔出刑部诸多尸位素餐、以权谋私之蠹虫。” “审判八皇子,让天下百姓皆知,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,极大提升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。” “甚至还在乾元殿中参过朕一本!” “如此种种,可谓是刚正不阿、不畏强权的典范和楷模。” “着令李青即日起暂代御史左中丞一职,官品俸秩不变。” 黄钦学这个心腹被赶出御史台,天符帝更不可能让其他世家派系的官员进入。 而李青,就是他最好的选择。 考虑到连升三级过于夸张,无法得到百官的认同。 于是天符帝保持李青的官职品秩不变,也仅仅只是让他暂代御史左中丞。 至于暂代到什么时候,还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说了算。 承天殿群臣,也明白天符帝的心思。 他们用来否定李青的方式,都天符帝被堵死了。 “臣领旨!” 李青退回坐席,御史大夫悬置,他就是御史台权力最大之人。 “传大皇子、二皇子进殿!” 伺候在天符帝身旁的殿中太监刘通,在得到天符帝的眼神示意之后,扯着嗓子大声喊道。 早在殿外等候的大皇子和二皇子,整理了一遍仪表之后,迈步走进承天殿。 “儿臣参见父皇!” “平身。” “谢父皇!” 天符帝靠在椅背上,笑呵呵地说道:“众卿不妨猜一猜,朕让两位皇子来朝会所为何事?” 众臣闻言,个个默然不语。 猜皇帝的心思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