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是以治国之道,不该循规蹈矩,不该尊古法今。 而应顺应时代,根据国家之局势进行调整,并非一定要以礼治国。” “一派胡言!”文渊阁大学士朱九渊勃然大怒。 若不分贵贱,不分长幼,不尊礼法治国。 朱家的理学思想,便怦然崩塌。 “子夏子曰: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。 子曰: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 又曰:不知名,无以为君子。君子属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侥幸。 命者,人所禀受,若贵贱天寿之属也! 孔圣早已说过,一个人的命运,一个人的贫贱富贵,上天早已做好安排。 人人接受自己的天命,便能安分守己,国家便能国泰民康。 唯有小人不肯听从天命,往往冒险强求,希望有幸得个好结果。 也因此带来国家动荡。 你虽出身微末,但三元及第乃天命所致!” 朱九渊搬出天命论,并以孔圣之言论驳斥李青。 将李青之所以能够三元及第,强加在天命之上。 意图以此,来维护贵贱有等,长幼有序,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的礼制,来维持先祖朱龁的理学思想。 并且用天命论来确定皇权至高无上,百姓生来低贱。从侧面抨击李青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思想。 在场之人,除李青之外,皆是世家大族之子弟。 生来就认为自己比黔首、庶民要高贵。 对朱九渊所言,高度赞同和认同。 在一片为朱九渊喝彩的声音当中。 李青嗤笑道:“若我三元及第乃天命使然,我生来便有三元及第的命。那是不是意味着,即便这些年来我不用寒窗苦读,不用读一本圣贤书,甚至不用识字,都能高中状元? 在我看来,朱大人如此奉行天命论,才是一派胡言,荒谬至极! 倘若认天命,昔年人皇如何能一统人族,创下人族的黄金盛世? 我只认同人定胜天,天命可改!” 朱九渊大怒,怒斥李青。 “你不认天命,不守礼法,不遵祖制。实乃数祖忘典,大逆不道!就不怕遭到全天下读书人的唾弃吗!” 伴随着朱九渊的声音落下,在场无数读书人也纷纷大骂。 “数祖忘典,大逆不道之辈!” 在一片片骂声当中,李青昂然挺立。 “天命不足畏,人言不足恤,祖宗不足法!” 众人闻言,顿时脸色大变。 李青已经不能用大逆不道来形容了。 正当他们要对李青进行厉声指责之时,天空中陡然传来一阵惊天雷鸣之声。 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儒家大道,在九天之上若隐若现。 这是儒家大道,认可了李青的思想。 天命不足畏,人言不足恤,祖宗不足法。进一步完善了儒家大道。 随着异象传来,李青胸前的浩然正气,疯狂激荡。 朱九渊看着空中漫天雷霆,大喊道:“李青,你大逆不道,连上天都震怒了!再不悔改,定遭五雷轰顶!” 雷声轰隆之间,所有认可天命论的读书人,都认为李青惹恼了上天。 脸上一阵欢呼雀跃,纷纷喊道: “上天,降下雷罚,劈死这大逆不道的狂徒吧!” 李青面无表情地看着这群人,如同在看小丑。 他已经冥冥之中有感,九天之上的儒家大道,似乎到了快要彻底显化的时候。 但就差最后的临门一脚。 李青不知道儒家大道显化意味着什么,但他知道如若自己以契合儒家大道的思想开宗立言,就能迈过那临门一脚。 届时儒家大道显化,他自身的儒道可成。 在一群如小丑般谩骂声当中,李青的心思已经飘远了。 他在思考。 思考用什么思想来开宗立言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