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青接连质问。 每质问一次,朱九渊就往后倒退一步。 退到最后,他脸色发白,哑口无言。 儒家以道德仁爱之名教化万民,可教化到最后,就连那些在朝为官的读书人,都开始以权谋私。甚至组成一个个派系,互相争权夺利。 甚至就连他朱九渊自己,也是如此。 在自身都做不到的情况之下,如何能够用礼乐和仁爱来教化百姓? 如此情况,倒不如行霸道治国,使国家强大起来,不受妖蛮和离国的欺凌。 “无论是王道治国还是霸道治国,最终的弊端都在于君王和官员身上。” “若君王和官员,都心系百姓,为百姓谋利。那么天下安定时行王道,使国家长治久安。天下动乱之际行霸道,使国家富裕强大。” “治国之前提,在修身养德!一身不正,德行不全,谈何治国?” 李青的声音通过扩音阵法,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。 让他们感到振聋发聩。 科举为官,当真是为百姓还是为自身前途? 不少人如同被掀开了遮羞布,心中感到惶恐不安。 若为百姓,坚守本心,不为功利所动,王道霸道有何不同? 若心怀私心,追求功利,又有何资格谈论治国之道? 孔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,道:“若无大仁大义、大智大勇之圣主,天下迎不来如人皇时的黄金盛世。 若为官之人心存功利,不仁爱百姓,君王无论以霸道治国还是王道治国,于百姓而言皆无益处。 究其根本,国家是否长治久安,百姓是否安居乐业,都系于君王和官员之身。 长青,你可有解决之方案?” 司马镜,王林甫,还有其余一众大儒。 皆脸色沉重地叹了地叹了口气。 他们大都出身世家大族,深知官员自身趋利避害的问题本就源于家族。 这个问题,根本无法解决。 一时之间,这些大儒们,感觉自己的信仰有些崩塌。 原以为读圣贤书,便能治理国家。 谁知到了最后,害了国家和百姓的,便是他们这些读了圣贤书,又心怀私利之人! 若官员个个仁爱百姓,不怀私心,无论行王道还是霸道,国家岂有不强盛之道理? “解决方案吗?” 李青抬头看了看高空之上。 似乎那里有一条儒家大道若隐若现。 良久之后,他喃喃道:“或许有,且待我试一试。” 李青猛地挺直身子,双眼精光灿灿,视线穿过厚厚的云层,直达九天。 他深吸了一口气,面向天地,朗声道: 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。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 今大周临平府李青, 以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立言。 以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立志。 以万世儒学为根基, 向天地起誓,愿为天地再辟修炼之路,创建儒教。 儒教创建,有教无类,无论种族,无论贵贱,天下书生皆可入我儒教。 此誓日月为证,天地共鉴,仙魔鬼神共听之!” 轰隆隆!!! 李青话音落下的刹那,人族七国境内,天花乱坠,地涌金莲。 文曲星陡然绽放出亿万道光芒,掩映烈日之辉。 浩荡紫气铺天盖地而来,横亘七国上空。 九天之上,雷云翻滚。 一道道紫红色的雷霆,若灭世神罚吞吐其中。 天地为之震荡! 鬼神惊嚎哭泣之声自四面八方传来! …… …… ps:求一张月票,一张推荐票,一个打赏! 第(3/3)页